2019年度
3月27日 第57屆十大傑出青年選拔辦法公佈記者會。
7月1日至8月14日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暑期社區工讀計畫。
7月1日至8月15日 大專傑出青年職涯探索發展計畫。在具國際職涯認證與實務經驗的老師帶領下,進行自我探索與盤點競爭優勢,學習運用各式求職工具與管道,並認識當前世界職業趨勢與市場概況。
5月21日 第七屆第八次董事會議。
5月25日至11月30日 假消息特攻隊-青年志工服務計畫。本會培訓提升青年對網路假消息(假新聞)認知,也讓青年實際參與服務計畫,除了倡議防治假消息(假新聞)的意識,也讓社會更多人知道如何分辨假消息(假新聞)。
7月3日至11月13日 2019教育部青年發展署青年志工參與服務計畫。本會籌組「十傑青年志工隊」、「趴趴走青年服務團」,以推廣關懷長者、環境教育為主軸進行青年志工服務。
8月5日至8月6日 108年青年壯遊點DNA計畫「樂活雙北-與水同行」。開拓地方深具特色的文化與產業資源,以厚植培力地方青年動能, 希望能深耕及永續發展成為青年壯遊點,促進在地產業活化與資源串聯,並提供青年投入地方發展與返鄉服務之新契機與新典範。
9月01日至12月31日 《職人Show自己-網路徵集共創活動》本會建立全新平台,集結職人的長才及理念,讓其能有多元管道將自身經驗推廣出去,並有機會透過本會協助開設個人工作坊,匯集職人的知能與職能力量,共創台灣職人新價值。
9月11日 舉行第57屆十大傑出青年當選公佈記者會。
9月21日 第57屆十大傑出青年頒獎典禮。
9月23日 第57屆十大傑出青年拜會本會王金平董事長。
10月19日 《職人Show自己》邀請第47屆當選人江秀真小姐參與「職人系列講堂」透過講堂形式和參與民眾分享她們在職場、人生中的實務經驗及挑戰。
11月10日至11月15日 第16屆IAVE曼谷亞太年會暨青年志工論壇。由本會志工隊長李明峯於今年11月份受邀前往泰國曼谷,與臺灣代表團一同出席2019年IAVE曼谷亞太年會暨青年志工論壇,並於年會發表演說、分享台灣志願服務現況,讓各國代表看見台灣青年志工的影響力。
12月7日 本會派員出席參加2019年十大傑出青年當選人聯誼會年度會員大會暨迎新會餐敘。
12月14日 《職人Show自己》邀請第57屆當選人劉柏君小姐,參與「職人系列講堂」。
12月31日 2019-2020綠色微革命 跨年任務ACTION。共計招募132位青年志工參與服務,共同於跨年夜協助環保宣導與市容清潔,總計服務時數約528小時。進行宣導以傳達「垃圾不落地」核心理念,並且協助環境清潔分類。
News
[ 所有文章 ]-
《Cue十傑》第三季 ep.10 | ft.楊右任
第55屆十大傑出青年: 楊右任,「舊鞋救命」發起人。每個人都能透過愛讓世界變更好,看似「失控」的狀態,也許是最好的安排。
-
《職人Show自己》第三季 ep.10 | ft.李比鄰
假訊息查核機器人「Cofacts真的假的」共同創辦人:李比鄰,透過群眾協作的方式讓大家一起為網路訊息闢謠。
-
《Cue十傑》第三季 ep.09 | ft.陳勁甫
第33屆十大傑出青年:陳勁甫,於元智大學擔任教授一職。推廣倫理教育,讓社會提升競爭力,並鼓勵年輕人著重軟實力的培養,活出自己的璀璨未來。
-
《Cue十傑》第三季 ep.08 | ft.廖倉祥
第50屆十大傑出青年:廖倉祥,擔任新竹高工學務主任。技職體系出身,帶領學生投入技能競賽從做中學,結合108課綱讓學生在學涯期間找出自信。
-
《職人Show自己》第三季 ep.09 | ft.李連宏
第61屆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選拔委員會:李連宏總幹事,藉由不斷創新、串聯資源,為台灣十傑選拔迎向下一個60年。希望喚起社會各界、大眾對「十大傑出青年」的肯定及認同,讓青年人有激勵自我的目標。
-
第61屆十大傑出青年當選人名單公布
第61屆十大傑出青年當選人名單公布囉~感謝各界人士對「十大傑出青年」獎項的支持!亦感謝評審團的協助,讓11位優秀的傑出青年有更多的機會被在地、國際看見。
-
《Cue十傑》第三季 ep.07 | ft.莊凱詠
第60屆十大傑出青年:莊凱詠,創立大山北月。新世代青年翻轉偏鄉,重新塑造廢棄校舍的價值,結合在地資源,落實地方創生。
-
《職人Show自己》第三季 ep.08 | ft.林鼎鈞 JCI
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:林鼎鈞總會長。身為聯合國合作夥伴,帶領全台青年透過SDGs改變社會。期待年輕人以十大傑出青年為榜樣,不斷學習、精進,逐漸成為更好的自己。
-
《Cue十傑》第三季 ep.06 | ft.許景翔
第52屆十大傑出青年:許景翔董事長,創辦優勝新能源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。研發出環保無毒剝金術,讓電子垃圾變成另一種價值,落實循環經濟。
-
《職人Show自己》第三季 ep.07 | ft.方子維
少年阿公:方子維,一位返鄉務農的青農,透過創新思考將菜市場重新定義,讓菜市場成為文化、技藝的匯流點。配合食農教育、文化導覽的永續概念,為宜蘭地方創生的一股新能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