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屆公共行政類十傑 檢察界鐵娘子盧筱筠 走到天秤另一端
「我覺得人有時候就是要順心而為,時機來了之後,想做就趕快去做,不要瞻前顧後。我當初決定去美國念書時,雖然嚇得要死,還是去了。」萬宏國際法律事務所所長盧筱筠,一個月前還是前途看漲的高檢署檢察官,被視為兩年內有機會派任檢察長的明星,不料她卻無預警辭職告別公務員生涯,轉身投入律師界紅海。
學霸家族養出明星檢察官
有「檢察界鐵娘子」封號的盧筱筠在司法界名聲響亮,但她卻鮮少提及父親盧治楚在傳播界亦享有盛名。盧治楚曾任台視新聞部經理、中視副總經理、TVBS總經理及新聞局國內處副處長等要職,也曾兼任政大、中山及南華大學教師。
司法官訓練所(現改名為司法官學院)三十五期畢業的盧筱筠,出身於「學霸家族」,她的爺爺畢業於台大法律系,父親是政大新聞研究所,母親則為台大經濟系,家族成員不是念北一女就是建國中學。而盧求學的小波折,僅止於大學聯考沒考上台大商學院而進入歷史系。不過她轉入法律系財法組後急起直追,多次拿下書卷獎,在三年內就修完法律系課程,然後應屆考上司法官(律師),成為司訓所同期同學裡年紀最輕的。
她是少數在實習期間就嶄露鋒芒的檢察官,時任桃園地檢署檢察長的黃世銘還曾經當眾稱讚她「書類寫得很棒」。她分發到桃檢時,意外接辦華航大園空難案件,檢察長施茂林期許她「勉力為之」,沒想到她過於拚命,竟創下三天三夜沒回家的紀錄。
幫同事問托福,結果自己考上
調任台北地檢署後,盧火力全開,智破國內最大應召站陳太太集團,也參與偵辦璩美鳳偷拍光碟案;她的思維周密、調查快狠準,被高層欽點為北檢第一個黑金組女檢察官。黑金組的四年訓練讓她的功力更上一層樓,辦出台鐵計軸器、ETC弊案及共同承辦力霸案等矚目案件。「熬夜、不能回家都是家常便飯,但熱情會讓你很有精神。」盧談起辦案往事總顯得眉宇飛揚。
十多年來,榮獲十大傑出青年、被拔擢為主任檢察官、進入特偵組,最後歸建到高檢署。好不容易結束辛苦的辦案生涯,她卻對待在高檢署這件事非常焦慮,「整天窩在小格子裡想著上訴書,想像著往後的軌跡,人生難道就這樣了嗎?」不料某天同僚請教她如何考托福,竟帶給她扭轉人生的契機。
為了測試程度去考托福,剛出爐的成績卻顯示盧筱筠有機會申請到美國前五大法律學院;嘗試性申請喬治城、哥倫比亞、柏克萊、賓夕法尼亞、紐約及哈佛等六所大學,居然全部錄取,哥大甚至開出一年兩萬五千美元的獎學金搶人。「我突然驚覺這件事情好像會被我搞成真的!」其實她對結果既慌張又措手不及。
目光雖然瞄準第一名校哈佛法學院,但她卻因為年紀、體力和孩子而裹足不前,甚至考慮改成訪問學者。反倒是老公反對她退縮:「人家願意錄取你,就是認定你有本事念完,你不去會終生後悔,不要做會讓自己後悔的決定。」大女兒則純真地說:「媽媽,我不知道什麼是訪問學者,但既然叫『visting scholar』,就表示只是『visiter』,為什麼要當『過客』而不成為其中一分子?」
重返校園當海綿
這些支持讓盧筱筠大受感動,也讓她有勇氣攻讀哈佛。「對我來說,這是人生中多出來的一年,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費!我甘願去修折磨自己的課,年紀這麼大也願意去法庭實習,情願被法官當成實習生使喚。」她變得更積極,不放棄一絲拓展人脈的機會,靠著寫信溝通與自薦,參訪了司法部及紐約法院,還拿著哈佛學生證進入聯合國紐約總部參觀。
她也沒忘記「台灣」亟需在國外露臉。哈佛舉辦國際派對時,盧自製茶葉蛋、滷味及炒米粉,冒著零下二十幾度的低溫從中國城搬來一桶珍珠奶茶,還赴波士頓代表處商借國旗及圍巾等小禮物。她用滿滿的國旗布置攤位,加上以有獎徵答的方式讓老外記得台灣,造成轟動。
當時中國學生的攤子就在正對面,他們看著對面掛滿中華民國國旗,醞釀要向法學院抗議。但盧展現外交能力,邀請他們過來吃茶葉蛋聊天,用交流化解風波。她說:「那天很冷,很多老外都圍著台灣圍巾,雖然累得要死,但為國爭光的感覺很驕傲。」
不過,這段攻讀過程中影響她最深的,盧筱筠認為是「白領犯罪」(White collar crime)這門課。她描述:「這名教授曾是專辦白領犯罪的聯邦檢察官,現在是紐約大型法律事務所的老闆,這門課負擔沉重,要考試也要寫報告,每堂課資料都高達三、四百頁。我一直在辦白領犯罪,就算難也得硬著頭皮去修。」幸好她辦案經驗豐富,雖然上課前半小時才能拿到實例題,卻很容易產生共鳴,「教授隨機抽點的方式雖然讓人害怕,但我會先從資料裡寫出可能的爭點,讓自己被抽點的時候比較從容。」上手後,盧發現愈上愈開心。
一路任性閃辭歸零
在這堂課裡,實務經驗豐富的教授旁徵博引許多案例,從裡面的角色(檢察官)跳到外面的角色(律師),看的面向很廣。盧反躬自省:「只站在檢方立場思考是不足的,天秤的另一端也不一定是魔鬼代言人。」
「這一年,非常滿足!」她說。而離職種子已在醞釀。
她返台述職後,旋即被借調到司法官學院擔任教務組長,體驗「教學相長」的感覺。不過,以往多重的職務歷練及辦案經驗,令她領略到官場爾虞我詐的道理。「這很像打地鼠的遊戲,當你要冒一點頭,就有人拿著槌子把你打下去,想辦法弄掉你,不讓你冒出來。」
為了打破框架,盧筱筠在眾人的訝異聲中轉任律師,體驗天秤另一端的人生。而她的律師起手式和辦案氣勢一樣驚人,事務所地點選在台北市最昂貴的信義區,合夥人包括曾任檢察官的前眾達法律事務所律師黃國銘、曾調行政院政務委員辦公室的朱俊銘。除了三人擁有留學背景與實務經驗,團隊成員還囊括美國律師、會計師和專利團隊。
「有氣魄吧?」她的眼神充滿著自信,讓人感受到帶著熱情和衝勁的盧筱筠又重回戰場了,而且顯然已經準備妥當。
盧筱筠小檔案
年齡:47歲
家庭狀況:已婚,夫為高院民事庭審判長,育有1女1子
司訓所期別:35期
學歷:台大法律系財經法學組法學士、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法學碩士
重要經歷:十大傑出青年、台北地檢黑金專組檢察官、台北、桃園地檢主任檢察官、新北地檢金融犯罪專組主任檢察官、最高檢特偵組檢察官、司法官學院教務組長、高檢署檢察官、萬宏國際法律事務所所長
News
[ 所有文章 ]-
職人Show自己》第五季 ep.6 | ft.宋沅臻
行動柴棺龜召集人:宋沅臻,棄成長或超越成長在臺灣仍是相當新的概念,帶領民眾反思政府各部門提出的經濟成長思維及政策,並將解方帶回淨零路徑的調整,使綠色轉型更具生態與社會正義。
-
《職人Show自己》第五季 ep.5 | ft.沈煒庭
金牌農遊大使:沈煒庭,帶我們一同了解包種茶發源地的獨特文化,走入南港、汐止、大坑溪流域聚落,體驗茶山傳承與茶文化。
-
職人Show自己》第五季 ep.4 | ft.中寮之藝 小也(楊博惇)
中寮之藝創辦人:小也 (楊博惇) 將工藝教育模式融入地方創生,對中寮在地孩子甚至樂齡、長青族群產生別於以往的影響力。這位返鄉青年正用自己的雙手寫下精彩的故事。
-
職人Show自己》第五季 ep.3 | ft.夥伴注意 信如
夥伴好新媒體、 夥伴注意創辦人: 信如,透過培訓身心障礙朋友製作短影音、Podcast、YouTube等新媒體技能,讓他們能夠擁有自我接案的能力,翻轉障礙者「被幫助」的角色,用新媒體創造發光的舞台。
-
《Cue十傑》第五季 ep.13 | ft.黃凱盈
第53屆十大傑出青年:黃凱盈,台灣八八 (Taiwan 88) 創辦人。2013年發起Taiwan 88,致力於將音樂帶入社會,透過音樂交流啟發孩子的想像力及自信心,更藉著走訪世界角落展現用音樂跨越界限的凝聚力與價值。
-
Cue十傑》第五季 ep.12 | ft.尤奇‧普佩依 (Yukih‧Pupuy)
第62屆十大傑出青年:尤奇普佩依 (Yukih‧Pupuy),結合自身經歷並透過分享、倡議,期許台灣社會能成為讓身障礙夥伴們朝向自立生活的友善「環境」。
-
《Cue十傑》第五季 ep.11 | ft.鍾宛貞
第44屆十大傑出青年:鍾宛貞,靜宜大學諮商暨健康中心社工師。曾因腦瘤導致喪失了視覺,但仍重拾自信,如今成為了一位助人工作者,更是一名斜槓作家 。
-
《Cue十傑》第五季 ep.10 | ft.曾祥非
第55屆十大傑出青年:曾祥非,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,這次我們用腦科學和心理學的角度來探討「AI 人工智慧」的發展趨勢。要優化服務前,需要更了解「需求」,但人類會不會害怕暴露弱點給AI知道呢?
-
《Cue十傑》第五季 ep.9 | ft.楊政達
第53屆十大傑出青年:楊政達,國立成功大學心理系特聘教授,自身特殊的生命經歷,讓他帶著更深層的意義在做腦科學、心理學研究。「改變盲」是什麼?花太多時間在社群對記憶力的影響是?
-
《Cue十傑》第五季 ep.8 | ft.吳嘉霖
第56屆十大傑出青年:吳嘉霖,長庚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科教授。哪些狀況下你的「記憶」會特別深刻?你有沒有遇過明明對她有印象,但就是想不起來她的名字的情況?